八字精批
八字財運
寶寶起名
2019運程
姻緣測算
紫微斗數
八字合婚
姓名配對
公元1127年,金國從開封撤軍以后,立張邦昌為偽楚皇帝。由于張邦昌原為宋臣,后降金,開封軍民對其憎恨有加,一大部分舊宋朝臣也要求他退位。萬般無奈之下,張邦昌以孟太后之名,下詔書立康王趙構為帝。靖康二年(公元1127年)五月一日,康王趙構正式即位,是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98 | 標簽:漢族 漢族歷史 宋朝
禮樂的表達需要有一定的形式,玉帛薦獻、進退揖讓;黃鐘大呂、干戚羽旄是禮樂之美,但是欣賞盛美的儀式并不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之歡,更重要的是要體會禮樂文明引領人向善的本義。孔子說:“禮云禮云,玉帛云乎哉?樂云樂云,鐘鼓云乎哉?”(《論語·陽貨》)《禮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09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“致中和” “中庸”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,其首見于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!民鮮久矣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亦云:“致廣大而盡精微,極高明而道中庸。”“中庸”系指“中用”,“中用”即“用中”,清人劉寶楠《論語正義》曰:“用中即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95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孔子又是個大教育家,在中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。 在奴隸社會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享受文化教育,孔子認為這樣太不公平,他認為每個人都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權利。孔子創辦私學,學生有貴族子弟,也有平民,據說他的學生有3000人,其中最優秀的有72人。孔子講學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05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 孔子
徽菜 安徽菜系,簡稱徽菜。 徽菜菜系又稱“徽幫”、“安徽風味”,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。徽菜南宋時期的古徽州(今安徽歙縣一帶),原是徽州山區的地方風味。由于徽商的崛起,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,流傳于蘇、浙、贛、閩、滬、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域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95 | 標簽:漢族 漢族飲食
仫佬族服飾 仫佬族主要分布于廣西壯族自治區。仫佬族崇尚青色,服飾風格素樸簡約。仫佬人自種棉花和藍靛,自織土布,自染。染布的做法是;將布放進染缸,用藍靛水浸泡,著色均勻之后撈起,用米湯、薯莨、牛皮膠糊面。晾干后,用石磙滾化或棒槌敲打,這樣制作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89 | 標簽:仫佬族服飾
蘇菜即江蘇菜。由淮揚、金陵、蘇錫、徐海四個地方風味組成,其影響遍及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,在國內外享有盛譽。江蘇菜的特點是:用料廣泛,以江河湖海水鮮為主;刀工精細,烹調方法多樣,擅長燉燜煨焐;追求本味,清鮮平和,適應性強;菜品風格雅麗,形質均美。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04 | 標簽:漢族 漢族飲食
近代以來,漢族音樂的走向,表現為三個方面:(1)隨著封建統治被推翻,被清王族所繼承的、代表封建統治階級正統意識、政治上僵化腐朽、藝術上干癟空虛的宮廷雅樂迅速被人們遺忘。(2)民間地方戲、器樂曲和曲藝如繁花盛開,得到空前發展。(3)西方音樂的基本樂理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06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音樂
仫佬節日——牛誕日 牛勤勞能干,為人們犁田耕地,默默無聞,任勞任怨,所需的僅僅是草和水,可奉獻的卻很多。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、愛護牛,把它當成人類的好朋友,仫佬族也不例外。農歷四月八是仫佬族的“牛誕節”即牛的生日,這一天,無論農活多么忙,都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95 | 標簽:仫佬族民俗節日
唐朝前期(自建立至開元年間),出現了包括武則天在內的幾代開明君主。從政治、經濟等各方面承前啟后促進了唐朝的發展。在政治上,唐朝沿襲了隋制,并逐步以中書、門下、尚書三省代替前朝的“三師”和“三公”,加強了皇帝的統治力量。同時,更加完備了隋朝的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81 | 標簽:漢族 漢族歷史 唐朝
學術,指的是有系統的、較專門的學問。任何一種學術都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興起,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而演變。研究學術發展的歷史,以歷史發展的眼光看學術,就是學術史。學術是由人創造并由人承傳的,承 傳的主要形式是論著。學術人物與學術論著構成了某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03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孔子透過對夏、商典籍的整理與對周文化的反省,開啟了儒家哲學的廣大思想內涵,其與弟子們的討論,被整理成《論語》、《易傳》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作。孔子創造出仁的哲學,在政治、教育、倫理等日常生活作息與言行舉止中,發揮人類的德性本能,建立人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31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粵菜 廣東菜系,簡稱粵菜。粵菜,即廣東地方風味菜,是我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,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,獨樹一幟,在國內外享有盛譽。 粵菜的特點:它以選料廣泛,講究鮮、嫩、爽、滑、濃為主要特點。它主要由廣東菜、潮州菜和東江菜組成。用料廣泛,選料精細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206 | 標簽:漢族 漢族飲食
元、明、清三朝,漢族音樂以戲曲音樂為主。元代戲曲稱為“元曲”,有雜劇與散曲之分。元曲音樂,來源于唐宋詞曲、大曲、諸宮調中名曲及北方民間流行樂曲。其中,單個樂曲稱小令,若干同一宮調七聲音階北曲的單體樂曲依一定的邏輯連成組曲,前有引子,后有尾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70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音樂
從漢朝到唐朝,漢族與兄弟民族廣泛開展文化交流,漢族歌舞音樂發展臻于極盛。漢代出現國家設立的音樂機構——樂府,由它收集整理的樂府詩,都有曲調可歌。 漢代北方民歌有《徒歌》(清唱)、《但歌》(有幫腔)、《相和歌》(有管弦伴奏及打節拍的樂器)。《相和歌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67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音樂
明朝(公元1368年~公元1644年)是元朝滅亡后,漢族人在華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。他的建立改善了漢人的地位,使得占人口大多數的漢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來,為今后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。 公元1368年8月,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79 | 標簽:漢族 漢族歷史 明朝
中國古代的“禮”和“樂”起源于遠古的原始崇拜。《禮記·禮運》曰:“夫禮之初,始諸飲食,其燔黍捭豚,汙尊而抔飲,蕢桴而土鼓,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。”其貢獻的禮品、擊土鼓而作樂,便是最早的禮樂儀式。到了傳說中的五帝時期,雖然帝王的領袖地位和遞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61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先秦禮樂文明經歷代沿革,具體內容有變而主旨不變。摒棄舊禮中的貴賤之分,汲取禮樂文明的秩序、和諧理念,對于中國,對于世界,都具有現實意義。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當代中國,禮樂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開掘吸取的價值。禮樂文明的秩序與和諧理念,既有內在的源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85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,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。茶道包括茶藝、茶禮、茶境、修道四大要素。所謂茶藝是指備器、選水、取火、候湯、習茶的一套技藝;所謂茶禮,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、法則;所謂茶境,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、環境、所謂修道,是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79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茶文化
原始儒家是繼承中華遠古文明思想而來,并特別重視國家社群的維護及個人修養的實踐的哲學,其中周文化的社會哲學理想更是儒學價值意識的根本基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55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漢族舞蹈通常與唱歌或器樂結合,稱為歌舞、樂舞。 先秦舞蹈可分為四類: (一)表現農業生產活動的舞蹈,如《葛天氏之樂》。舞者三人,執牛尾踏舞步而歌,歌舞共八段:第一段歌民之初始,第二段歌燕子,第三段歌草木萌生,第四段歌五谷茁壯,第五段敬天行有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66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舞蹈
仫佬節日——仫佬年 仫佬山鄉幾乎每一個月都有節日。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(即農歷年)開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送灶王爺上天,十二月三十日(大年)或十二月二十九日(小年)的除夕,全年的每個節日都有其活動的形式與風格。 春節,仫佬話稱為達年。起源于夏代,原為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76 | 標簽:錫伯族民俗節日
“和而不同” 先賢所謂“和”,是“異”中之“和”,無“異”就無“和”。用今人的流行話語說,“和”講的就是“多樣性的統一”。“和”的精神是以承認事物的差異性、多樣性為前提的;而“同”則不然,它旨在排斥異己,消滅差別,整齊劃一。“同”的這種單一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57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文化
(一)泡茶道茶藝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、選水、取火、候湯、習茶五大環節。 1.備器:泡茶道茶藝的主要器具有茶爐、湯壺(茶銚)、茶壺、茶盞(杯)等。 2.選水:[明清]茶人對水的講究比[唐宋]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明代,田藝衡撰《煮泉小品》,徐獻忠撰《水品》,專書論
發布時間:2018-04-22 | 閱讀:156 | 標簽:漢族 漢族文化藝術 漢族茶文化
全站搜索